2026寒假一氣呵成接春節!「中小學先補課3天再放假」方案拍板定案

寒假春節終於能連放!但也有家長傻眼:孩子放假我還在上班

        2026 年寒假行事曆一出,不少家長一看就皺眉。根據原草案,學生在 1 月 21 日開始放寒假,但寒假結束後卻要在 2 月 11 日至 13 日先上 3 天課,再接農曆春節連假。這樣的安排,被不少家長批評「假期斷斷續續,不方便安排家庭行程」。面對家長的反應,教育部隨即邀集各地方教育局處與相關教育團體開會協調,並於 6 月 24 日敲定新的調整方案。將原本下學期的三天課(2 月 11 日、12 日、13 日)提前到上學期補課(1 月 21 日、22 日、23 日),讓學生能夠從寒假一路放到春節,假期不中斷。 


         雖然寒假總長仍為 21 天,但對部分家長而言,新的方案依然有難解之處。有家長在社群上表示,雖然孩子提早補課,但實際寒假仍與春節錯開,家長仍須上班,等於孩子放假但「沒人顧」。


         也有家長質疑:「把下學期的課補在上學期有什麼意義?」「家長 2/11 到 2/13 是不用上班嗎?」「那三天補課要上什麼?老師是要辦同樂會嗎?」「如果下學期課本還沒發,那老師教什麼?」根據定案,114 學年度下學期將於 2026 年 2 月 23 日(星期一)正式開學,而寒假將從 1 月 24 日一路放到 2 月 22 日。教育部強調,這樣的安排兼顧了假期整合與法規規範,但對家長而言,如何在補課與假期之間安排孩子的照顧與學習,仍是一項挑戰。

Woman reading a book by a window; sunlight illuminates her face and the pages.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Oct 1
在3C時代,孩子最容易失去的不是知識,而是專注力。專注力是學習力的核心,更是影響一生成就的關鍵。當孩子過度沉浸於螢幕聲光時,專注時間縮短,對課堂與學習的耐心逐漸消失。 然而,專注力可以透過家庭教育與日常練習培養:規劃3C使用界線、營造安靜環境、以身作則並逐步延長專注時間。
Overhead view of shredded paper inside a container. Light-colored papers, some with text and images, surround a dark, compressed center.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May 25
隨著時代變遷與社會需求的改變,教育部於 2019 年推動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,也就是俗稱的 108 課綱。這套新課綱的核心在於「以學生為中心」,強調素養導向、自主學習,以及依孩子特質去發展的適性揚才。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May 24
「超前學習」不只是補習,而是從小一開始的學習規劃。透過個別化教材與單元檢核,孩子能以自己的步調穩固基礎、建立自學能力。從早期奠基到銜接108課綱,這條路幫助孩子不只追趕課程,更能自信學習,走向長遠的未來。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Jan 13
114 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 5 月 17 日與 5 月 18 日舉行。文章列出從准考證發送、免試入學報名、成績公告到志願選填、放榜等一系列重要日期。5 月的兩天分別安排「社會、數學、國文、英文」等科目的考試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