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補習,是規劃未來-從小一開始的超前學習之路

一張看似不起眼的照片,實際上記錄了一場深思熟慮的教育規劃

孩子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的超前學習歷程

2020年7月,該學生尚未正式入學小一,即進入「因材思教」,展開與眾不同的學習旅程。


有些人會直覺反應:「才小一就去補習?」


然而,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補習,而是一項具備遠見與系統性的個別化學習計畫

我們的理念是:讓孩子在最有空閒的階段,以適性、個別化的方式超前學習,為未來奠定紮實基礎


短短四個月內,該生已於2020年10月完成小一下學期第9單元數學課程。

這並不是靠死記硬背或填鴨式教學,而是建立在其3歲開始進行早教的基礎上。

透過【通文計算力教材】,孩子已具備自學至國小四年級國語與數學的能力


小一正式入學後,我們進一步運用【因材思教數學課程】,依照108課綱進度,以單元式學習搭配檢核測驗,確保學習成果。每完成一個單元,皆使用南一書局UPAD12檢核工具,通過後方可進入下一單元。


// 這樣的學習設計,正是落實個別化教學與學習回饋機制的實踐。 //


值得強調的是,小一課程雖然相對簡單,卻是孩子學習歷程中極為關鍵的起點。

很多人容易忽略這一階段的重要性,但我們知道,基礎若不穩固,後續的學習將難以深化與擴展

反之,在這個階段透過系統化的超前學習與個別化指導,孩子將能提早掌握概念、建立自信。


當多數學生仍在跟隨課本進度時,這位孩子已超越學年、主動學習,展現非補習式的學習優勢

這就是我們的初衷-讓學習回歸孩子自身節奏,走在自己規劃好的路上。

如果您也重視孩子的學習起步,並希望提供其一條個別化、非壓力式的超前學習道路,我們誠摯歡迎有志於早期教育與資優潛能開發的家長與我們聯繫



<因材思教 因你而教>

Woman reading a book by a window; sunlight illuminates her face and the pages.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Oct 1
在3C時代,孩子最容易失去的不是知識,而是專注力。專注力是學習力的核心,更是影響一生成就的關鍵。當孩子過度沉浸於螢幕聲光時,專注時間縮短,對課堂與學習的耐心逐漸消失。 然而,專注力可以透過家庭教育與日常練習培養:規劃3C使用界線、營造安靜環境、以身作則並逐步延長專注時間。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Jun 25
教育部在 2026 年寒假計畫中,原本安排學生在寒假結束後於 2 月 11 日到 13 日補課,然後再接春節連假,導致假期被切割。不少家長指出這樣的安排造成假期斷斷續續、家庭行程難以安排,且有「孩子放假但沒人顧」的實際困擾。
Overhead view of shredded paper inside a container. Light-colored papers, some with text and images, surround a dark, compressed center.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May 25
隨著時代變遷與社會需求的改變,教育部於 2019 年推動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,也就是俗稱的 108 課綱。這套新課綱的核心在於「以學生為中心」,強調素養導向、自主學習,以及依孩子特質去發展的適性揚才。
作者: 因材思教 2025 Jan 13
114 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 5 月 17 日與 5 月 18 日舉行。文章列出從准考證發送、免試入學報名、成績公告到志願選填、放榜等一系列重要日期。5 月的兩天分別安排「社會、數學、國文、英文」等科目的考試時間。